饿了么牵手抖音,本地生活服务「妙手」

碧根果·2022年08月19日 21:30
抖音上直接点饿了么外卖,是一场“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合作。商家和消费者成为“最大的明星”。
饿了么
并购/合并上海市2010-07
外卖订餐平台
我要联系

本地生活赛道从来不缺话题。这一次,棋盘上下出一记“妙手”。

今天(8月19日),饿了么和抖音共同宣布达成合作。双方称,将深度连接商家与消费者,在视频化时代带来“即看、即点、即达”的本地生活新体验。 

简单来说就是,抖音上可以直接点饿了么外卖了:刷视频看到想吃的,就随时可以下单,就会有饿了么蓝骑士送上门。 

对行业来说,这是突破性的进展。站在消费者与本地商家的视角,本地生活即时需求、供给和履约到家如何更好匹配,在视频化场景提供“一站式”服务,尚属空白。 

一段时间以来,尽管众多新玩家涉足本地生活领域,但截至目前都还处于探索期,究其原因,很难回避各方流量见顶、竞争焦虑这样的出发点。这背后,行业的复杂性和高壁垒又往往被忽视,这也决定了以往的互联网打法很难速成。其中最主要的挑战,是海量商家的体系化运营和高效的即时配送体系建设。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玩家们能否做到足够开放,不止步于流量合作,而是以消费者和商家的切实需求为导向,去创造新的价值。 

在围棋中,本手是合乎常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各擅所长、看起来不会在一起的双方,饿了么与抖音开启深度合作,正是“意外之外,情理之中”: 

抖音有公认的产品能力、丰富的视频内容和6亿日活用户,饿了么有数百万商家、成熟的运营体系和全天候即时配送能力,中间接上“在线点单”这一环,为消费者和商家创造的新空间和释放的活力,足以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金风玉露一相逢”,这场合作,让商家和消费者有望成为“最大的明星”。 

穿越迷雾,本地商家迎来新空间

“差不多是入行以来最难的一年。”一些餐饮商家反馈。据红餐品牌研究院,今年此起彼伏的疫情给餐饮业带来极大冲击,种种难题涌现:营收收紧,客流量下滑,成本支出高企等等。 

8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870亿元,同比增长2.7%,但餐饮收入3694亿元,下降1.5%;1-7月份餐饮收入更是下降6.8%。2022年4月份数据则显示,当月餐饮收入2609亿元,同比下降22.7%,创下了2020年5 月份以来的最大降幅。 

餐饮企业数据也不容乐观。8月14日晚间,海底捞、呷哺呷哺同时发布盈利预警公告,今年上半年,收入下降的同时,海底捞预期将录得净亏损约2.25亿元至2.97亿元,呷哺呷哺预期将录得净亏损介乎约2.7亿元至2.9亿元之间——去年同期,双方则分别盈利9650万元、亏损4700万元。 

头部餐企尚且承压,中小商户更要挺住。红餐品牌研究院调研显示,受访餐企2021年的成本相比2019年上升了17.1%;超过6成的受访餐企认为成本困难来自门店租金、原材料成本和人力成本上升趋势。 

对于餐企目前面对的主要困难,调研显示,79.6%的受访企业认为是营收减少。作为高度依赖现金流的行业,如果餐饮企业经营持续低迷,甚至可能波及产业上下游链条。 

商家积极探索度过低谷期的核心要点,正是如何拉动经营收入增长。 

由此,外卖从原来许多餐厅的配角转身成为开源的主体。《2022年疫情背景下餐饮企业调研报告》数据显示,近五成受访餐企在疫情期间开拓了外卖、团购等业务。北京堂食暂停期间,以眉州东坡、胡大等为例,经过快速调整,纷纷把重心转移到外卖和外带上。 

而对本地生活商家来说,决定收入增长最关键的因素,是包括上线外卖在内,如何在运营渠道多样化下收获更多的需求。 

饿了么与抖音的合作适逢其会。商家从线下到线上,是服务半径的扩大;抖音+外卖,是新场景的极大突破:依据合作,在抖音开放平台,以小程序为载体,双方将助力数百万商家为6亿抖音日活用户提供从内容种草、在线点单到即时配送的本地生活服务。 

也就是说,6亿抖音日活用户的即时外卖需求,将在饿了么小程序上获得满足的可能,加上与之匹配的饿了么即时配送能力,有望在需求侧释放出巨大的新空间。可以预见,本地商家生产力将获得进一步解放,由此获得营收的进一步增长。 

疫情既是承压,也是商家数字化升级的机遇。饿了么与抖音的合作,让本地生活商家有望迎来穿越疫情迷雾、触底反弹的时刻。 

超越流量逻辑,深度连接的决心

双方的合作细节还有待披露,根据当前的信息,可以大致预见要点: 

第一,据官宣,双方表示,将携手探索本地生活服务的新场景升级。场景化是最好的消费引导。毋庸讳言,抖音拥有巨大流量优势,除了6亿日活用户与每天使用时长,视频和图片相结合则是更高效的“种草”方式。如何告别简单的展示,进行新场景升级与融合,将是双方探索的重点。 

第二,“这次官宣,双方都提到一个词‘开放’,由此可见隐藏的决心。”一位行业观察人士注意到官宣的细节。他认为,“开放”是这次合作最重要的关键词和钥匙,开放的深度决定了合作的效果。“归根结底,本地生活的本质是服务+技术,缺一不可。” 

与互联网内容场景连接起人与人不同,本地生活比传统电商在连接人、货、场之外,还要多一个“城”——每座城市的需求千差万别,甚至每个社区、商圈的特征也不同,很难进行简单的复制。同时,本地生活的资产更重,对物流、商流的运营要求也更高。 

“本地生活服务中,到家服务更讲究效率,商家产品的差异化很难体现,但即时配送效率能影响用户的消费体验。”数字生活分析师陈礼腾曾表示。 

这也意味着,视频化+外卖,仅仅流量的引导远远不够,只有超越简单的流量逻辑,在深度交互下,才能产生期待的化学反应。 

根据官宣,饿了么和抖音在新场景下,意在进行“即看、即点、即达”的新模式探索。 

上述观察人士看来,这一模式基于用户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s,基于位置的服务)的内容和供给的精准匹配,要求在每个用户单元上实现优质内容、顺畅的即时电商服务、靠谱的配送履约服务的复合能力。 

“区别于过往线上种草-团购订单-线下核销的链路,这是一项很高的体验要求。背后依赖双方技术能力、商品供给能力和局域物流能力的三重支撑。”该人士认为。 

“之前在业内,类似的合作肯定有人设想过,但种种原因,很难有人放弃自己做闭环的诱惑。饿了么和抖音的合作,总算迈出了全新一步:视频化场景下,消费者怎么爽怎么来,商家怎么方便怎么来,这样才会摩擦出新火花,导向真正的多赢。” 

面向未来,本地生活叩问新价值

本地生活市场的潜力毋庸讳言。据艾瑞咨询数据,2020年中国本地生活服务市场规模为19.5万亿元,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会增长为35.3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2.6%。同时,随着线上餐饮、线上团购等更多新场景的拓宽,本地生活服务的线上渗透率也将大幅增长,从2020年的24.3%增长至2025年的30.8%。 

外卖用户渗透率也在逐年攀升。2021年外卖用户规模达5.44亿人,占全国15-60岁人口(外卖主力用户群体)比例58.4%。预计2025年外卖主力用户渗透率将上升至72.6%,外卖用户人数或将达到6.62亿人。 

但一个业内共识是,随着线上线下一体化、双主场经营常态化,本地生活商家数字化升级才刚刚开始。 

红餐品牌研究院调研显示,在疫情反复的情况下,餐饮企业数字化也在加速,约有28.0%的受访餐企表示有采取数字化运营手段。 

对抖音和饿了么来说,平台的作用不仅仅是展示和撮合,更在于通过数字化服务,帮助商户做好精细化运营。这也是本地生活玩家应该具备的核心能力之一。 

借助双方平台的能力,商家可以通过即时市场洞察,进行产品升级、经营创新等,用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进行获客和转化,实现有效的用户留存,获得数字化经营能力的持续提升。这些都是久居线下的商户们所欠缺的能力。 

饿了么和抖音的新合作不仅是填补空白,这一“妙手”,更带来整个本地生活服务行业升级的未来价值和想象力。 

“本地生活涉及业务广泛,从送外卖到送万物,未来充满新的挑战。过去流量时代,行业始终聚焦于流量与份额,缺乏创新基因和动力,没有回归客户价值本质,创造出真正的增量。从信息化到数字化,到产业数字化生态合作,时代不一样了。”一位资深业内人士认为。 

+1
15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报道的项目

饿了么
我要联系
外卖订餐平台

下一篇

​萧条的毛巾生意

2022-08-19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