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new things | 德国食品技术初创「Bluu Seafood」推出首款实验室培植的“鱼肉”,将准备在多个市场进入监管审批流程

宋予·2022年08月10日 16:23
该公司正在研究大西洋鲑鱼、虹鳟和鲤鱼的“细胞培植肉”。

据外媒TechCrunch报道,总部位于德国柏林的食品技术初创公司「Bluu Seafood」近期公布了其开发的实验室养殖“鱼肉”的产品照片,并声称将开始准备在亚洲、欧洲和北美主要市场的监管审批流程。

该公司成立于2020年,由Simon Fabich、Sebastian Rakers和Christian Dammamn联合创办,原名为「Bluu Biosciences」。该公司致力于解决全球海鲜生产问题,包括过度捕捞、重金属污染、塑料污染、虐待动物等。该公司利用干细胞技术,提取鱼类活体组织(但不必为此杀死鱼类)并将其在实验室环境下培养成完整的细胞株。

图片由企业官方提供

「Bluu Seafood」曾在2021年3月获得Manta Ray Ventures、Norrsken VC、Be8、CPT Capital、Lever VC等参与得700万美元种子轮投资

如今,该公司推出了两款主要产品:鱼棒和鱼球。两种产品均由养殖鱼肉细胞制成,“富含植物蛋白”,以优化烹饪后的口感。

该公司声称,利用这项技术,他们将能够可持续地“合成”海鲜,因为经过“永生化”细胞处理的细胞在理论上不会停止分裂,而正常细胞在分裂20次后停止。换言之,理论上该公司只需制造出一定数量的“永生”细胞,即可“自给自足地”进行后续的鱼肉合成,过程中不再需要使用真的鱼类或其他转基因生物。

据联合创始人Simon Fabich介绍,该公司的产品类别宽泛,正在研究大西洋鲑鱼、虹鳟和鲤鱼的“细胞培植肉”。

该技术的基本原理与「Meatable」等其他类别的细胞培植肉相同,需要再发酵容器的营养液中培养细胞,但根据最终产品的不同,公司需要做专业的调试。Fabich表示:“从产品的角度来看,鱼肉的结构比高级哺乳动物的肉类结构更易制作。研究哺乳动物细胞的专家比研究鱼类的人数多得多,而鱼类细胞的养殖要求与其他肉类显著不同,尤其在营养、氧气和温度方面。分离和优化细胞株以使其在工业生产环境中表现良好,是需要一套独特的经验和诀窍的。”

图片由企业官方提供

「Bluu Seafood」计划从新加坡市场起步,最快于明年在当地获得监管批准。该公司的下一个目标是在美国、欧盟和英国寻求批准。

谈及人造肉类开发商在各个国家面临的监管障碍,Fabich表示:“不幸的是,不同国家的批准程序有很大的不同,因为人们对实验室养殖蛋白的相关经验很少。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在大多数市场中,审核流程都尚未被定义,因此没有人能告诉我们需要提供哪些研究和文件来获得批准。”

竞品方面,主打“寿司级”养殖“鲑鱼肉”的美国旧金山初创「Wildtype」在今年2月筹集了一亿美元的B轮资金,而主打实验室养殖“虾肉”的韩国初创「CellMeat」A轮融资810万美元

+1
23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4家公司扎堆IPO,影视行业“寒冬”已过?

2022-08-10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