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银或许应该学习USV——成功不靠运气的VC(三)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有人说,致富很大程度上要看运气,说投资就像扫射并祈祷(spray and pray),机关枪一顿乱射,然后祈祷能命中一两个。但不是谁都有那么好的运气的,运气也是学不来的。在众多风投机构当中,USV是其中履历最辉煌者之一,而且,它的成功靠的不是运气,而是深度思考与不同寻常的自律。普通人也许可以从它身上学到一些东西。文章来自编译,篇幅关系,我们分三部分刊出。此为第三部分。
手册
怎么才能做到 USV 那样的业绩?尽管再怎么总结,也没法捕捉到一家有着将近三十年历史的公司的运作,但对于 USV 的做法来说,某些特征似乎特别重要。
理论构思
风投大致可以分为理论驱动型投资者与机会主义投资者。前者对市场有鲜明的观点,然后根据事物本身的优缺点做出投资判断,USV 也许就是这种类型投资者最突出的例子。迄今为止,USV 已经确立了三个连贯的理论,具体如下:
- 论点 1.0。庞大的互动用户网络,通过用户体验实现差异化,利用网络效应防御。
- 论点 2.0。随着市场走向成熟,我们寻找不太明显的网络效应,新经济的基础设施,以及开放的去中心化数据的推动者。
- 论点 3.0。利用网络、平台和协议,促进可信赖的品牌,扩大对知识、资本和福利的获取。
USV的投资标的与投资理论紧密相关
其中的第一条理论已经达到近乎传奇的地位。事后看来,USV 在 2000 年代中后期对市场的解读十分的精明,并指导他们做出了对 Twitter、 Zynga 、 Tumblr和Etsy等明星企业的投资。
论点 1.0 尤其是 Burnham 想法的体现。有几个消息来源指出,Burnham 有着十分出色的系统级思维,其中一人称他是整个理论框架的「架构师」。另一人称他“非常聪明”,拥有“摸清全球走势”的天赋。
Wilson 则以他的智慧、金融头脑以及用易懂的语言提炼复杂主题的本领与 Burnham 的能力相得益彰。据一个消息来源表示,Wilson 的最后一个品质(用简单语言阐明复杂主题)是他们这种合伙关系力量的重要体现。Burnham 构思引领一切的定理,然后由 Wilson 锐化与诠释。虽然我为了方便而过度简化了,但这种说法其实抓住了 USV 内部运作的真髓。
按照理论行动会改变风险基金整个配置。他们挑选标的会更有针对性的,而不是扫射式。评估源自坚实的框架,而不是变来变去的规则。建议是基于与结构相似的企业合作,而不是各种模式的大杂烩。最重要的是,由于如此依赖理论本身,基金也可以像 USV 那样,对创始人能够承担更大的风险。
当然,如果对市场的解读完全不对的话,那这些都是行不通的。 但 USV 的理论显然帮助该基金识别出了大的趋势,比如社交媒体的兴起以及加密货币的出现等。
分享想法
尽管有出色的履历,但 USV 更愿意远离聚光灯,把注意力聚焦在自家的投资组合上。一位点评人特地介绍该公司在 Coinbase DPO 之前的姿态来说明USV的低调。当其他投资者试图把功劳往自己身上揽时,USV 却默不做声。这名消息来源说:“Wilson 没有嗤之以鼻,这家公司什么都没说。因为数据不言自明。
尽管 USV 在沾沾自喜方面表现出了不同寻常的克制,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总是默不作声。事实上,该公司有一种写作文化的传统,这种文化源自 Wilson。在创办 USV 的同时,他还设立了自己的博客 AVC,从那时起,几乎每天他都会写一写文章。在写作的节奏上公司的其他成员可能无法与 Wilson 相提并论,但对待写作的态度也是非常认真的。
USV 似乎在利用这种做法来测试新想法并完善自己的思维。 尤其是 Wilson 的博客,这个地方帮助他与创业者们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在谈到 Wilson 时,Andrew Parker 表示,那些创始人们“感觉他们在见到他之前就认识他了”。
成为真正的合伙人
从创始人的角度来看,USV 似乎落入了风险投资的“金发姑娘区”。这家公司既不太亲力亲为,也没有明显缺席。 “他们明白自己是投资者,而不是运营商,”一位创始人评论道,“大多数投资者不明白这一点。”该公司可以在不干涉的情况下提供直率、高质量的建议。它通过与创始团队保持密切联系以确保了解事态来做到这一点。 Dune 首席执行官Fredrik Haga强调了这一优势:
从创始人的角度来看,USV 似乎落入风投的宜居带。这家公司既不会事必躬亲,但也不会不闻不问。一位创始人说:‘他们清楚自己是投资者,而不是经营者。但大多数投资者不明白这一点。’USV 会提供坦率的、高质量的建议,但不会干预初创企业。它会与创始团队保持密切联系,确保了解事态。Dune 公司 CEO Fredrik Haga 特别点出了这一优势:
USV 与被投企业建立了非常紧密的关系。在基金规模和团队方面,他们一直保持着较小的规模。对对于作为创始人、公司以及社区的我们,他们的了解相当深入。别的公司提供的服务更多,但 USV 需要大量背景...... 他们给到的建议往往很笼统的,除非你很清楚背景,理解都深入,否则并不那么有用。
Haga 还补充说,USV 的团队还“非常的人性化,有强烈的同理心。”
在必要的时候,USV 确实也会亲自上手。在帮助 Twitter 解决“失败鲸”(fail whale,Twitter 网站过载的时候会展示一幅图片,上面是一群小鸟衔着绳子托起一头失败的鲸鱼)问题,以及对工程团队进行精简方面,Albert Wenger 发挥了影响力。2008 年《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讲到了 Wilson 如何删减了 Etsy 路线图上的功能。但对于自己的角色在什么地方该开始,什么地方该结束,这家基金展示出了理解力。
在创始人经历黑暗时刻的时候,USV 对帮助他们似乎也不遗余力。Dave Morgan 说:“他们做的一些事情其他基金是不会做的。这包括资助公司用适当的方式关门,尽可能地帮助员工摆脱困境。从商业角度看似乎不符合基金的利益,但这种行为在风投的迭代游戏中却会收获回报——公司倒闭后创始人往往会东山再起。”USV 曾多次资助许多的创业者,其中也包括 Morgan 本人。
USV 与初创企业的合作还有一种方式值得注意,那就利用范围更广的社区。如此痴迷网络效应的公司也建立起自己的网络效应,这种做法恰如其分。被投公司的员工会被拉进一个 Slack 群,这个群组的目的似乎与 Y Combinator 的 Bookface 相似。这是大家交流思想,接受同行建议的地方。USV 还会举办“经理人训练营”、“女性高管领导力计划”以及“CEO 峰会”等活动。
时机管理
USV 是把握时机的大师。这家公司已经展现出它的灵活性,知道什么时候该投资,什么时候该退出。Charlie O’Donnell 表示:“一般人往往不擅长选择时机,这是非常罕见的能力”。在创立 Brooklyn Bridge Ventures 之前,O'Donnell 曾是 USV 的第一位分析师。就像之前我们说过那样,USV 抓住了社交媒体与加密货币的时机,并且在这两个市场上找到了大赢家。(USV 还积极投资领先的加密货币基金,其中就包括 Multicoin Capital。鉴于 Multicoin 的回报,这代表了又一个重大胜利)。
同样关键的是,USV 似乎已经适时地从许多最大持仓中全身而退。当 Tumblr 被人以 10 亿美元收购时,该基金就把所持股份给卖掉了,结果后来 Tumblr 的价值跌到只剩 300 万美元。这个故事也发生在 Zynga 身上,尽管没那么显眼。据说 USV 在这家游戏企业出现下滑之前就出售了所持股份。对 Coinbase 的时机把握似乎也很不错。
USV 的诀窍不仅仅是运气好。该公司有一本管理赢家的操作手册。正如 Wilson 所写那样:“在这些上市前的流动性交易中,我们一般会寻求清算 10% 到 30% 的头寸。”这种说法让公司锁定了收益,降低了投资风险,并保留了进一步升值的空间。
保持自律
今年 4 月,USV 宣布又筹措了两支新基金:一支是 2.75 亿美元的早期投资基金,另一支是 3.5 亿美元的「机会基金」。对于地位如此显赫,成绩如此斐然的公司来说,这些数字并不高,但这与 USV 在规模上的极度自律是一致的。该公司此前创立的基金规模都没有这两支新基金那么大,因为他们认为基金规模过大会影响回报。
USV 这种做法与行业趋势背道而驰。过去几年,很多抓人眼球的基金都在迅速扩大自己的资产管理规模。前面提到的那位机构投资者说:“大家不会对钱说不。尤其是当他们取得成功的时候。USV 是个例外。在我看来,他们是一支特殊的基金。”同一消息人士指出,“在基金的规模方面面,他们是极少数保持自律的基金经理人之一”。
USV 的成功表明,风投也可以是一种靠技巧取胜的游戏。如果你愿意思考,努力工作,并保持自律,即便早期阶段投资那些看似侥幸的赌博,也可以成为一种实践,一种模式。
Benjamin Graham 曾经说过:“成功的投资专业人士都很自律,始终如一,对于自己所做的事情以及如何做,他们会有大量的思考。”如果他今天还活着的话,这位被称为华尔街教父的人不用走多远就能找到志同道合者。
相关阅读:
译者:box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