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激光器“卡脖子”技术 用“最快的刀”引领高端切割技术

36氪安徽的朋友们·2022年07月01日 18:20
华创鸿度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蜕变的成功案例是我区科创企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激光被称为“最快的刀”“最准的尺”“最亮的光”。随着激光技术在工业、医疗、电子、生物等领域的广泛运用,企业对于该技术的创新突破正成为抢占“市场高地”的关键要素。

在合肥庐阳经开区中科大校友创新园内,一家专注于高功率超快固体激光器研发与生产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安徽华创鸿度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华创鸿度)就是激光器领域的佼佼者。近年来,企业深耕激光切割领域,致力研发、生产、销售大功率超快固体激光器,不断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展现出初创型企业的蓬勃发展势头。

创新驱动发展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不久前,在华创鸿度的工艺车间内,一块玻璃正被超快固体激光器切割成特定的形状,玻璃内部夹层中不一会儿就显现出精致花纹。“技术人员使用红外皮秒激光器通过振镜加工,最终在玻璃内部完成‘雕花’。”华创鸿度常务副总经理束彧静介绍说,超快激光加工技术也被称为光学“冷加工”,与传统机械加工技术相比,超快激光加工技术有热影响区域小、加工精密度高、加工速度快、无噪声、无污染等显著优势,可对形状复杂的精密仪器微小零件进行加工。该公司研发生产的超快固体激光器,在晶圆、显示屏、蓝宝石、太阳能覆膜的切割以及新能源汽车电池原材料加工等领域应用广泛。

让“最快的刀”变成稳定且能自定义的加工工具,正有赖于技术指标过硬的固体激光器。束彧静告诉记者,大功率超快固体激光器是相对中低功率固体激光器而言的,当前阶段业界将功率超过70W的产品定义为大功率超快固体激光器,而该需求则长期依赖进口。

“目前超快激光器主要有‘碟片式’‘多极棒’‘板条式’三种技术路线,其中‘碟片式’已被国外技术垄断,‘多极棒式’因技术原理限制很难突破百瓦以上功率输出。”束彧静表示,企业创始人束庆邦带领的研发团队用了3年多时间,经历了无数次实验探索,最终通过“超高增益板条式集成放大技术”成功研发出了120W红外皮秒(输出激光的脉冲宽度在10⁻¹²s)大功率超快固体激光器。该产品输出功率高、能量大,且性能稳定,现阶段已完成200W红外皮秒试验论证,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目前120W红外皮秒产品已完成各项功能验证与加工测试,并投入量产使用。

作为一家初创型企业,为积极推动技术成果转化,更好走向市场,华创鸿度自2019年成立至今已实现30代固体激光器产品更迭升级。

加大研发力度 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

华创鸿度现有5000平方米的专业研发生产基地,具有满足激光器生产、研发所需的专业洁净车间和工艺测试车间。公司研发团队成员包括毕业于中科大的专业技术人才与中科院专家。

近年来,华创鸿度自主研发的StarLight系列工业级超快固体激光器,凭借平均功率高、单脉冲能量大、能满足精细加工需求等特点,有着巨大市场应用前景;MIR系列中红外激光器通过军用标准测试,能应用于高低温和振动环境等场景,在光电对抗、测距、测风等军事领域有广泛应用。截至目前,企业拥有授权专利13件,其中发明专利5件。

“只有不断创新,企业才能拥有长久生命力。我们还积极从市场和用户需求中找寻技术瓶颈,以此为导向制定研发方案。”束彧静说。近年来,华创鸿度每年科技研发投入经费不断递增,每年投入奖励资金近百万元,以此鼓励企业职工创新创造,尽可能调动科研人员、生产人员及销售人员的创新性。

2020年,starlight系列大功率产品首次参展上海慕尼黑光博会,开始承接军用激光器项目,集中优势研发力量,同年11月入驻“中国声谷”;2021年,企业入库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同年获“创客中国”安徽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企业组二等奖、首届“全球科大人创新创业大赛”百强,通过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华创鸿度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蜕变的成功案例是我区科创企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区不断优化为企服务,助力企业深耕科技创新,广泛聚集创新要素资源,助推中小科创型企业更好地蜕变为“专精特新”。

如果说初创型企业如节节春笋,部门的跟踪支持则是阳光雨露。“近年来,我们针对华创鸿度企业特点,积极对接落实政策扶持资金,并指导企业申报省、市级‘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帮助企业更好引进人才,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和动力。”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庐阳发布”(ID:luyang_gov),作者:王凯。

+1
4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新能源双雄又回来了!

2022-07-01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