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巨人”国家队|无锡:制定多项行业标准,抢先布局新兴行业产业赛道

氪里斯@36氪江苏·2022年06月22日 11:47
素有“小上海”头衔的无锡,具备强大的经济底蕴,它如何一步步成为专精特新“小巨人”的“成长摇篮”?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指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优势的中小企业,它们不仅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担当了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硬支撑的角色。2011年,工信部首次提出将“专精特新”作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持企业发展。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了第三批第一年建议支持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其中江苏全省58家入选。名单的公示是对江苏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发展的肯定,也让“江苏制造”的产业优势愈发凸显。

 截至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累计公布了3批共计476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中高端产业领域。江苏作为制造大省,始终在扎实推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目前已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85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847家。

 36氪江苏推出【“小巨人”国家队】系列栏目,对江苏各地级市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进行盘点,巩固江苏“产业强省”的发展培育成果。本期聚焦民族工商业发源地之一“无锡”。素有“小上海”头衔的无锡,具备强大的经济底蕴,它如何一步步成为专精特新“小巨人”的“成长摇篮”? 

科技创新成就“小巨人”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已经成为“锡山制造”队伍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无锡中小制造企业的发展道路在技术创新的驱动下不断拓宽,目前全市共有32家企业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列全省第三。 

从区域数量分布来看,被称为“江苏最有潜力的县级市”“中国制造第一县”的江阴市,是无锡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布最多的地区,有9家企业,惠山区7家企业排在第二位,其次分别为宜兴市6家,滨湖区、新吴区分别4家,锡山区2家。

无锡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区域数量分布图

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发展历程来看,3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平均经营年限为15年,其中“最年轻的”企业为2016年成立,从侧面反映出,只有过硬的产品技术才能获得市场的认可。

无锡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立年限与数量分布图

从企业涉及产业赛道分析,3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要集中在机械、电子、生物医药等领域,展现了无锡在先进制造业的相对优势。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三代半导体、量子技术、深海极地等未来产业成为无锡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未来发力主要赛道。

无锡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产业类型分布图

从企业技术创新维度分析,无锡3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1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R&D)达5.09%,累计拥有发明专利1160个,建立研发机构57个,主持或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33个。

精准扶持助力企业发展壮大

有报道显示,早在2015年,无锡就开始了市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评定,并出台了“小巨人”企业培育的“三年行动计划”。今年为了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无锡还出台了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办实事清单,从13个方面支持帮助企业成长。

2022年初,无锡召开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推进会,除了要在新兴产业领域筛选挖掘“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苗子企业,无锡还要求三年内培育10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争创200家省级、1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资金是激发企业发展活力的重要元素,无锡市对于获评国家级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专项财政资金奖励。此外,无锡已在江苏省率先出台了《无锡银行业保险业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梯次培育行动计划(2022-2025)》,力争到2025年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贷款余额突破500亿元。

奖补资金是一方面,如何做好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扶持与服务同样值得考量。对此为每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配备一对一服务专员,从融资服务、资源整合、融通创新、财税支持等方面,为企业提供贴心周到的增值服务,助力企业高质量成长。

无论是无锡市级层面发布的扶持政策,还是各区县颁发的促进条例,可以看出,在无锡,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已经被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小巨人”“单项冠军”的涌现,为解决企业科创发展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更多发展中的中小企业树立了行业“风向标”。如何才能真正将专精特新“小巨人”的动能全方位释放?于企业来说,只有苦练内功,走自主创新之路,才能在专、精、特、新上走得更远。

想成为未来独角兽吗?36氪江苏助你一臂之力!

如果您想自荐优秀创业项目,寻求对企业/活动进行专题报道;如果您想发布融资首发信息;如果您想为36氪提供原创文章或视频,转载36氪江苏原创文章或沟通其他内容相关合作……请添加36氪江苏微信号jiangsu-36kr,或将您的需求与项目BP发送到nanjing@36kr.com,我们会及时与您联系。

商务合作请直接联系季先生Tel:18101595688,微信号:amiman.

+1
5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