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前线 | 蝙蝠或是疫情源头,“禁食野味”也在加快立法了

淡忠奎·2020年02月11日 14:23
生命时报统计显示,自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共破获非法猎捕珍贵野生动物、非法狩猎19起。

2 月初,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团队在《自然》发表论文,表明这次肆虐全国的新型冠状病毒来源可能是蝙蝠,而病毒的传播,更是与野生动物的交易与食用密切相关。

据央视新闻2月10日消息,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已经部署启动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修改工作,拟将修改野生动物保护法增加列入常委会今年的立法工作计划,并加快动物防疫法等法律的修改进程。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经济法室主任王瑞贺表示:“要进一步补充完善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扩大法律调整范围,加大打击和惩治乱捕滥食野生动物行为的力度。”

来源:央视新闻

中国工程院院士、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关组专家、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陈焕春日前表示:“我们要少养野生动物,更不能食用,78%新发传染病与野生动物有关。”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更是如此。

1月26日,市场监管总局、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就决定,自公告发布之日起至全国疫情解除期间,禁止野生动物交易活动。决定中明确要求,消费者要充分认识食用野生动物的健康风险,远离“野味”,健康饮食。

但还是有人顶风作案。《生命时报》统计显示,自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共破获非法猎捕珍贵野生动物、非法狩猎19起。

对于非法捕猎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之行为,我国《刑法》规定对“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行为要追究其刑事责任。

但对于未被列入国家保护动物目录的野生动物,则尚未作出明确规定。部分专家认为,现行法律对于这些交易人及消费者均存在规制空白。

近日,近30名上海市政协委员联名建议,上海率先立法禁止野生动物交易、消费行为。委员们指出,对于消费者、食用者,如确实不知道自己所食用的是野生动物,即无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如该野生动物是来自养殖的,则购买、食用均不构成犯罪。

此外,中国科学院院士、九三学社社员李景虹,九三学社社员杨芳、黄宇平等号召多位医学界、法律界专家紧急研讨,向九三学社中央提交紧急建议——尽快修改完善立法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目前,该建议已上报至全国政协。

(头图来自央视新闻)

+1
1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提及的项目

查看项目库

下一篇

受疫情影响,房产中介线下复工日延期。

2020-02-11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