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宏斌的不安和融创的安全
自带网红体质的企业家不多,孙宏斌算一个。
在2017年的业绩发布会上,他以一份漂亮的年报和一贯性情的表现,让投资者和媒体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内容。但不一样的是,这一次的嬉笑怒骂中,很多似乎不属于孙宏斌语境的词开始频频出现了——谨慎、风险、安全。
主业
我早就不争第一了,他们才说不争?只有小时候才会去争第一,而且小时候排名第一的学生,也都不怎么样嘛。”
毋庸置疑,房地产这个传统行业的天花板已经伸手可见,当郁亮将万科重新定义为“城乡建设和生活服务商”,许教授开始关注高科技领域的当下,孙宏斌仍然在不止一次地强调:房地产开发是融创的绝对主业。事实也在印证老孙的方向:至2017年底,融创已经进入了27个城市,其中,在上海、天津、重庆、杭州、武汉等19个主要城市销售排名前五,27个核心城市销售排名位列前十。2017年,融创实现合同销售金额3620.1亿,同比上年的1506亿大增140.3%,权益合同销售金额2656.0亿,同比增加155.5%。
一艘几千亿规模的大船,的确没有什么比安全更重要。以至于在制定新一年销售目标的时候,甚至于略显保守——4500亿,2018年融创的在手货值就已经6700亿,在不拿一块地,不进行任何一次并购的情况下,现有的货就已经足够支撑其增长20%。
说到拿地,老孙表示,“论拿地没谁比得上我们”,这是指融创的土地储备优势,2.18亿平方米,总体货值约人民币3万亿元,96%布局一二线及环一线城市,平均成本4700多元。也许正是拥有这样的优势,让他拥有从容的资本,可以不再以公开市场拿地为增加土储的方式,而是改为收并购。
老孙把自己思维转变的节点归结为2016年的那次调控,”以前的调控往往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但这一次没有对策了。如果这样下去,市场一定会有变化,百姓的预期也会有变化,因为贷款很难。这一次一定要特别特别重视。”正是在那之后,融创除一二级联动之外,在公开市场没有拿过地。2017年通过收并购的土储,更是占整体货值的一半。
今年,老孙给手持967.2亿现金的融创定下一个目标:控制风险,保证绝对安全。用他的话说,“规模也够了,产品也很好,如果不买地了,账上就会很多钱。”在他看来,未来,好机会也不会太多,行业集中度也会越来越高, 最重要的任务是去库存,保证现金流安全。
并购
“做生意一定有输赢,做十件事,八件成功就挺好。”
在过去的一年,乐视和万达都是老孙无法回避的话题。
哪怕在业绩发布伊始,董秘高曦就率先说明,去年的营业收入658.7亿,是已经将乐视亏损的165.6亿全部做了计提,未来可以完全不用考虑乐视的负面影响。
但孙宏斌还是为此专门向股东和团队进行了道歉,承认对乐视是一次失败的投资。甚至当有人问起今后会不会投资新能源汽车时,老孙急忙否认,科技创新我看不懂,不会投。
“后悔吗?”
“我做任何事都绝不后悔,而且我认为,投资乐视的逻辑是对的,我投的是消费升级,消费升级我看得懂,人有钱了就要花嘛,我投文旅,文化、旅游,不就是诗和远方吗?”
在收购了13个万达文旅城后,孙宏斌表示,将会严格、按计划、完美地交付。而今年,融创也会成立专门的文旅集团来运营,在他看来,收购万达文旅城是一门好生意,因为文旅资产目前持有的成本低,均好性强,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增长空间很大。
“房地产目前是主业,三到五年之后可能还是,但是十年之后呢?”
孙宏斌并不避讳自己在商业和文旅产业的野心,通过与在行业中积累多年的万达合作,提升自己的商业运营水平和竞争优势,为融创未来的商业、文旅产业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团队。而13个万达文旅城,让融创有充分的、现成的锻炼机会和施展空间。未来,这将是融创新的业务增长点。
“有人说什么万达资产敏感,王健林第一个就找的我,我们就谈成了,他们都没有机会,还说什么敏不敏感!”
“海航我就是买了一块地而已”。
这就是一门生意、就是一门生意……被问及这几起并购,孙宏斌接连重复了七八次。
气场
“人的记忆只有7秒,尤其是做股票的。”
投资者和媒体同场的业绩发布会,需要老板有足够的自信。而自信,是老孙从来不缺的东西。
出场前,“粉丝们”就已经举着手机守在台前,孙宏斌带着管理层一亮相,人们蜂拥而上,以至于主持人不得不先安排了一个拍照时间,左边、中间、右边……。
发布会的中央位置早早被投资者占据了,他们当中有投行和证券公司的分析师,也有长年“信仰”孙宏斌的散户。
显然,老孙的表现没有让他们失望。他说从乐视退出不是不管了,只是不当董事长,只有不当董事长才能“想骂谁骂谁”,“我可以进去钱,但要保证钱还在。”
他说自己的形象管理非常好,做人最怕是完人,什么都做不了。名声不是没人骂,是怎么骂名声都在那,而我老孙的名声是,签了合同算数,不签合同说了也算,亏了就认!
他说融创服务的就是中产阶级。而自己的硬实力是 To C的,但软实力是To B,这个B是行业,是老板。所以现在“卖什么都先找我。”“我看20个项目,选一个,肯定能行。你一共就看了一个项目,如果去做,只有50%的机会行。”
这些既慷慨激昂又接地气的话让投资者们更加激动,他们不止一次的报以掌声和欢呼。
有投资者争取到最后的提问机会向孙宏斌“表白”,称自己是因为“信仰”老孙的为人,买了几百万融创股票,也因为老孙看好乐视而去买了乐视……但这些并不影响他让孩子把零花钱都买了融创,言语中透着侠肝义胆。
与答记者问时的率性不同,看着台下热烈的投资者,孙宏斌多少有点激动和惶恐。或许,这位“年轻时把亏都吃完了”的企业家,需要用自己的不安,去为更多人赢得长远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