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独角兽企业「蚂蚁集团」丨杭州(准)独角兽报告
截至2021年,杭州已拥有28家独角兽企业和152家准独角兽企业。36氪浙江作为浙江本地的数字经济观察者,特别推出「杭州(准)独角兽报告」,针对杭州独角兽及准独角兽企业进行系统化梳理、介绍。
本期为科技金融篇之「蚂蚁集团」。
2004年,为解决淘宝平台的交易信任问题,浙江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立支付宝平台。
2004年-2013年,支付宝依托于淘宝平台迅速发展壮大,从电商交易支付平台发展为各行业的支付工具。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支付宝凭借其先位优势,逐渐进入人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各个环节。
2014年,浙江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更名为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其经营项目增加接受金融机构委托从事金融信息技术服务外包,金融业务流程外包,金融知识流程外包,投资管理,投资咨询(除证券、期货)等等。
2015年7月初,蚂蚁金服对外宣布已完成A轮融资,融资后市场估值约超450亿美元。
2020年7月20日,蚂蚁换掉已沿用6年之久的“蚂蚁金服”简称,变更注册名为“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同时蚂蚁集团宣布,启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和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寻求同步发行上市的计划。
蚂蚁集团对自身的定位是金融科技平台,致力于以科技推动包括金融服务业在内的全球现代服务业的数字化升级,为消费者和小微企业提供普惠、绿色、可持续的服务。
2020年11月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决定,暂缓蚂蚁集团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同日,蚂蚁集团宣布暂缓在港交所上市。据市场消息称,原因是蚂蚁金服的百倍杠杆存在着太大的金融风险。
2021年10月底,蚂蚁集团将注册资金从237亿元增加到了350亿元,新增了113亿元,增幅高达47%。对此,蚂蚁集团回应表示是根据监管要求与发展需要进行增资的,但投资方身份未做公开。
2022年3月,银监会主席郭树清公布了有关蚂蚁集团整改的消息,根据郭树清透露,现阶段蚂蚁集团的自查已经基本结束,但是整改还没有结束。蚂蚁集团能否顺利走完IPO这条路,仍然需要一段时间的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