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钱生钱”的生意数字化,「道乐科技」做公募化金融机构背后赋能者
文|郑灿城
编辑|高雅
当整体“蛋糕”变大时,每个人手里的“钱袋子”也鼓了起来。但是,当消费力过于乐观的时候,新的问题是如何更好的做好理财,才能减少经济波动的风险范围。
怎么用好手里的钱,成为越来越多人需要关注的问题。
继2020年GDP打开100万亿大关,2021年GDP增速超预期,达8.1%,来到114万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不计价格影响,实际增长也为8.1%。
同时,钱的流向也在悄然发生变化。由于对通胀的担忧,人们越来越不愿意持有货币。数据也给出了说明,根据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2020年国内居民储蓄率为45.7%,较10年前下降了5.2%,这个比例未来还会进一步下降。
此外,“房住不炒”的推出,让房地产逐渐失去投资属性;《资管新规》的出台,也使得传统的银行保本理财产品收益率下降。这些资金转而涌入了财富管理市场,Wind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财富管理市场253万亿元,之后预计还会以两位数的增速增长,2030年,其规模将突破600万亿。
在总量逐步扩大的同时,另一条数字化的巨浪也同样影响着财富管理市场,这造成了资管市场结构性的变化。线上支付大众化以来,互联网财富管理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13-2019年复合增长率近50%,天风证券预测,到2030年中国互联网财富管理市场占比约为5.6%,也就是37.1万亿元。
互联网财富管理运营服务商「道乐科技」就是这场数字化浪潮中的一员,其有两大业务,一是“端”搭建。具体来说,「道乐科技」可以为金融机构客户搭建线上零售端,这包括直销APP、公众号、互联网代销平台的店铺、小程序、财富号等,作为营销运营的切入点,建立起金融机构与C端客户的联系;
二是数字化营销运营服务。为解决客户引流及产品曝光转化的问题,「道乐科技」提供包括投放、内容和活动在内的全套营销解决方案。此外,「道乐科技」还基于营销活动案例的沉淀,推出SaaS化平台“乐搭”,其包含的用户数据、模板和创意等能进一步为金融机构客户降本增效。
通过这种方式,「道乐科技」为金融机构解决了营销难题。传统的财富管理市场大多采用经销模式,理财产品大部分打包给银行,再由银行向其客户分销;而互联网财富管理市场呈现开放化、分散化的特点。也就是说,互联网平台向金融机构开放,机构可在平台上开设店铺售卖理财产品。
这种类型的互联网平台数量也在增加,呈现出分散化的态势。做个形象的比喻,如果把传统的财富管理平台看作“超市”,那么互联网财富管理就像“商超”。
以前金融机构更专注在投研领域,理财产品直接卖给超市,再由超市负责后续的营销环节。现在“互联网+”省去了中间环节,开放商超给金融机构入驻,进行自主营销,这就对金融机构的营销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按照客户类型细分,「道乐科技」有7成客户是公募基金,但增长率上,剩下三成其他行业的客户增长更快。这主要是因为2018年4月发布的《资管新规》(全称《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新规一系列监管措施约束下,资产管理机构净值化转型。
换句话说,券商、资管等金融机构“公募化”了;传统银行理财业务也受《资管新规》影响,成立银行理财子公司向公募基金靠拢。
成立于2013年,「道乐科技」由于入局早,已经形成了规模效应。根据基金业协会数据,2021年我国共有137家公募基金。「道乐科技」创始人卢良楷告诉36氪,“和「道乐科技」合作的公募基金超90家。”券商资管、银行理财子公司也在近几年开始使用「道乐科技」的服务,成为新的增长点。
据卢良楷介绍,2021年,「道乐科技」营业收入超6000万元,从续约金额来看,次年续约率为130%,单看公募基金客户,次年续约率为145%。(注:次年续约率=次年续约金额/上年续约金额)
如何在数字化中仍然维持金融秩序?本质是竞速赛。当互联网的速度远快于传统金融本身时,仅追求互联网化的金融产品就有可能出现欲速则不达的金融乱象。而站在幕后做数字化赋能,加快的是底层建设,或许能让“钱生钱”的生意,更精准去到需要的地方。
未来,「道乐科技」将在客户和产品上继续发力。客户上量价齐升,在做高客单价的同时,把触手伸到公募基金以外的细分行业客户;产品上增效将本,不断贴近客户需求,提升交付效率。
团队方面,创始人兼CEO卢良楷为中山大学经济学硕士、计算机学士。卢良楷曾任职于广发基金,带领其移动互联网金融业务年销量达近百亿元,对资管行业互联网电商零售有深入研究和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