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大状」创始人&CEO尚宏金:长期来看,最重要的还是技术和产品驱动丨WISE 2021企业服务创新峰会
编辑|刘晓潼 江倩君
2021年12月13日,36氪「WISE2021新经济之王——企业服务创新峰会」于上海举办。
本次企业服务峰会聚合了深耕多年的企服行业专家,以及关注企服赛道的知名投资人、行业代表企业,探讨话题从企服行业兴起、转型分析到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从行业发展洞察到企业管理创新升级,作为中国商业市场上炙手可热的新赛道,我们在帮助更多企业找到可靠的企服厂商们,也致力于让企服市场回归一条可持续的发展路线,同时也能寻找到第二增长曲线,在这里,我们共同见证企服市场的创新与升级。
「找大状」创始人&CEO尚宏金参与了以“TO B又热:企服应用今年迎来小爆发?”为话题的圆桌论坛,与「磐霖资本」创始主管合伙人&董事长李宇辉、「分贝通」副总裁蒋志斌、「熵减科技」创始人&CEO王利民一同展开了交流。
2021年,法律服务赛道迎来了新的增长空间。「找大状」切入法律企服赛道,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为企业客户提供标准化的法律产品和服务。
基于用户需求的转变,「找大状」调整自身产品和服务发展方向,推动其逐渐往智能化、线上化、标准化发展。如「找大状」的企业法务风控系统能够协助企业在梳理人事事务、合同签订等环节避免法律风险,减少法律纠纷。
随着趋势调整自身风向的「找大状」也加强AI等技术的投入和研发,并加快SaaS系统的建设和落地。为推动法律企服行业的发展,「找大状」的产品针对于B端企业,通过法律风控系统产品以兼容于APP、PC端的服务系统,实现产品的线上化的即时服务。
而在商业模式上,「找大状」前台通过销售落地全国重要的直营城市进行获客,在后台及时响应线上法律服务,形成线上线下的服务闭环。而客户在其中按年付费或按年续费。
2020年,「找大状」营收1.3亿,用户达3万多家。2021年,「找大状」新布局了20个城市,明年之后将会走向高速发展期。
「找大状」创始人&CEO尚宏金
以下是「找大状」创始人&CEO尚宏金在圆桌论坛上发表的演说,经36氪整理编辑:
「找大状」成立于2015年,在法律赛道做To B服务。我本人之前是一名律师,从业过程中发现中国中小企业法律顾问方面的缺失,由此我们成立了「找大状」,专注于线上的法律咨询和法律文书起草。成立五年来,通过“SaaS+服务”的模式,我们服务了三万多家中小企业会员。
在企业服务下,法律这一细分赛道仍处于摸索阶段,最早我们以服务切入,逐渐发现离不开标准化、数字化工具,最后我们用AI服务律师和法务。未来我们会把SaaS、标准化以及AI一起融入,以更好地服务中小企业。
去年在美国也有类似的企业上市了,但我们认为中国法律SaaS服务不能照搬美国,毕竟国情不同。中国企业老板对于软件的认识和使用,还是停留在“需要人帮助”,没有那么自主,所以我们十分重视SaaS后台的服务环节。
随着国家和行业的发展,SaaS应用度正逐步提高。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每年新增注册商户可达数千万家。我们五年内服务了三万家中小企业,并预计每年有一到两万家的新增。我们目标是让法律服务更加简单高效,让中小企业有更好的法律服务,我们也坚定不移地为B端客户服务。
「找大状」在今年做了两件比较重要的事:
首先是系统端的完善。除了SaaS法律服务之外,我们推出了风控系统——为中小企业提供在人力资源和交易模块的法律风控系统,补充了法律线上需要律师服务的模块。
其次是市场端做了铺设。今年在销售端,我们铺设了二十多个城市,业绩比去年增长了2倍。尽管我们规模不大,营收约为几亿元。得益于前端销售的铺设,预计2022年会达到三倍甚至更多的增长。
以我从事律师的经验来看,国内面向C端的法律服务属于非标,是偶发性较强的需求。从客户的角度来讲,获得首次服务后很难二次续费,也很难对这个群体提供标准化服务。C端服务如类似于诉讼、婚姻家事咨询等,都是非标的。同时,我也看到,对于律师来说,中小企业也往往不是他们的目标客群,C端才是律师或是传统律师行业喜欢的,因为单次收费高,服务简单,用几个小时或开个庭就处理掉了。但另一边的To B领域客户,需求是刚需的,又有持续付费的能力。
「找大状」从深圳起步,一开始面向珠三角。我们服务过的三万家客户中,80%是传统制造贸易,也就是我们服务的人群是开厂的老板。从全国来看也一样,制造和贸易类客户占多数。他们的大致情况是:有了三、五十个员工,每年有生产需求,也需要处理很多劳动纠纷方面的东西,当中较大的需求来自劳资方面和买卖交易,匹配这些需求的服务相对比较容易实现标准化。我们并非帮用户解决诉讼问题,而是提供“预防”的服务,比如说签保密合同等等。另外,人员规模在30人以上、300人以下的互联网初创企业也是我们的客户,因为相对来说,这些企业主的法律意识较强。
用户一旦有诉讼需要,我们会将需求指派给线下合作律师。去年我们在这方面输送的业务也很多,但「找大状」只做线上的SaaS服务。SaaS提供标准化服务的同时,也是引流的工具,有诉讼需求就能派给线下的律师。
产业互联网有很多创业者,目前To B的法律赛道还未有头部,而目前找大状的营收和客户规模还是跑在前面的。今年整个赛道又开始热起来,出现了十几家法务公司,也拿了天使或者A轮等轮次的融资。未来,我们认为「找大状」还是很有机会的,走向成为头部或独角兽公司的道路,对此我们还是很有信心的。
关于如何应对赛道热所导致的竞争情况。我们看企业服务的赛道,大体来说应该是产业互联网。首先这个领域的创业者无论是看财税还是法律,专业性偏多,一定是在行业深耕的。他们有着深厚的产业互联网基因和背景。我们对此应对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强大自己、巩固领跑地位,未来也有可能与更多初创企业达成合作。
目前「找大状」的本质还是在于服务,法律服务的根本不能丢。但这个业务方向可能是短期的,对于创业入门三、五年来说,法律服务更重要。随着团队的成长,未来五年、十年、二十年一定是技术、SaaS更重要。
我认为,我们第一步解决的是客户信任与交付的问题,第二步就解决如何让客户持续购买技术赋能。比如,现在技术后台,法务人员两百多人,将来如何把这两百多人变成二十人,或者这二十人可以服务更多家企业。长期来看,最重要的还是技术和产品驱动。
36氪广东——在广东观察世界,在湾区链接全球。
36氪广东作为广东地区领先的新商业媒体,以大湾区为核心,为各位创业者、投资人以及科技、财经、新经济领域从业者提供最前沿的深度商业报道,搭建最畅通的产业对接通道,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如果你希望得到36氪广东的报道,或转载相关文章,请将你的需求和BP发送至指定邮箱:guangdong@36kr.com。如果你希望转载公众号文章,或进入社群(备注:社群),请联系小编微信。我们将在24小时内回复。
小编微信ID:gd36kr001 微信公众号ID:gd36kr 官方微博:@36氪广东 抖音:湾区会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