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个高考状元研发的教育产品,「悉之」用 AI 对话式教学完成“测-学-练”的闭环

36氪 显示图片

36氪获悉,自适应AI教育品牌 「悉之」,近日完成了产品上的升级。

悉之切入的是高中课后AI智能陪练环节,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在APP悉之数学」上做课后专项练习。悉之会对不同个体的错因做查漏补缺,用 AI 进行辅导后再做同类练习,完成“测、学、练”的闭环。悉之APP将于九月正式进行推广,包月价格为 199 元。

课后辅导这个场景下,自适应题库和知识测评等产品由来已久,但在“检测-学习-复测”这个闭环中,测练都可以由工具完成,而“学”的部分大多都绕不过“真人教学”,因为教的环节需要做到:

知道学生这道题问题和错误点、了解学生的整体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用学生可以理解的语言讲清楚。此外,老师还有指引方向、调节情绪的作用,对学生进行鼓励、支持和引导。

当我们把教的过程拆解开来后,会发现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已经可以通过“题库”、“测评工具”等产品检测完成,而“教”暂时还无法完全自动化。现在主流的解决思路有两种,一是作为学情辅助系统,把报告交给真人教师进行 1v1 教学;另一种则是在错误基础上,自动匹配出已经录制好的“真人讲解视频”、“讲义”等材料,让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真人老师做教学辅助。

而悉之在完成技术升级后,提出“AI对话式教学”方案,将教学部分完全交给人工智能。

22个高考状元研发的教育产品,「悉之」用 AI 对话式教学完成“测-学-练”的闭环

AI 怎么知道一道题目究竟错在了哪儿?

此前大多数自适应产品,都是从知识点维度对用户进行检测、分析和推送题目,并通过收集学生的选项作为数据以对学生水平进行评测。

而问题在于,收集选项信息就能找出学生的真实错因吗?更有针对性的做法应该是:了解学生的解题思路、知道卡在哪一步,通过学生的反馈了解情况,再辅以讲解。AI 教师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

悉之回溯了解题的脑回路,发现解题的过程先是将题目中的各种条件进行梳理,然后将不同的条件与需要考察的知识点、能力进行串联,并结合各种运算,得出本题需要得到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中,梳理条件、串联知识点、运算都是解题的必要过程,每个步骤都有可能出错。

悉之的“教”,就是以知识图谱为基础,从这套完整的解题逻辑入手,进行对话式的询错和教学。

知道怎么错了,那AI应该怎么教?

用 APP 悉之数学做错某道题后,和 AI 的互动过程是这样:

AI 询问错处-确诊症结-教-询问是否听懂-不懂再从更基础的部分教起-确认教会-做题练习。

这个过程有两个关键点。其一,用户的知识结构和易错点,直接由用户本人反馈得出,AI可以直接收集到用户的知识图谱和能力画像,不需要在反复的测试中获取,数据收集的效率很高。

其二,教学部分非常有针对性。同样的题目,不同情况的学生展现完全不同的讲题策略;甚至,同样的学生处于不同的时期,AI也会采用完全不同的讲题策略。

找准问题、有针对性,是不是就能代表能教?悉之的第三个特点是:多角度模拟真人教学场景。共有三个关键词:对话、板书、情绪调节。悉之给 AI 教师设计了一个“二次元小姐姐小希”的形象,在“教”的过程中,APP里会有专门的“板书区”,与语音讲解相配合。APP最下方还设计了对话区,以“情绪抚慰”、“总结学习状态”为主。像不像高中上课时老师授课的场景?

22个高考状元研发的教育产品,「悉之」用 AI 对话式教学完成“测-学-练”的闭环

悉之的优势在于?

市场中已有的数学产品,切口大都是初中和小学,悉之是我接触到的第一个做高中数学的自适应产品。为什么要做高中数学,悉之有什么优势?

AI 教学有效果吗?在内测期间,悉之进行了符合学术标准的对照实验。

从结果来看,悉之创始人孙一乔表示:“在悉之 AI 老师的帮助下,学生能够更加享受学习,并显著提高了学习的动机和自信心。而在学习效果上,使用悉之数学课后智能练习的学生,比使用传统课后作业的学生整体有 0.75 个标准差的提分,在学术界处于一流水平。”作为对比,西北大学教授 Steenbergen-Hu 曾在研究后得出“ K12 数学 AI 学习系统平均可提高学生成绩 0.05 个标准差”的结论。

为什么要做 AI 教育?

不论是对于早期的古希腊还是中国,教育最初的形式都是通过“智者”在小范围传递经验、知识和技能,作为文化传播的手段之一,更侧重“育人”而非“教书”。

而第一次教育领域的大变革,发生在工业革命时期生产方式的变革引起了教育的变革。孙一乔表示,此前人们种田织布自给自足,而蒸汽机的出现催生了对工人的需求,社会需要有工作技能的人去纺织厂做工、去造火车开火车,来提升社会规模化生产的能力。在工业革命后,德国设立了“九年业务教育”。

到今天,我们已经走到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风口,然而,在信息革命和人工智能革命的浪潮下,教育领域却依旧没有发生大的改变。

孙一乔表示,现代社会的信息量比 17 世纪膨胀了 1 万倍。但牛顿作为大学教授,在 17 世纪课堂上教授的微积分,与现在大学课堂上教授的内容,却没有太大的区别,这说明信息传递的效率并没有发生本质的提高。而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知识的更新迭代越来越快,我们当今在学校学习到的东西,已经脱离了社会实践的轨迹,许多我们在大学学习的知识在毕业之时已经派不上用场了。

技术在进步,但因为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教育的效率、效果,以及教学的方式都没有发生质的改变。

虽然互联网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线上”能将一二线城市的优质师资共享给三四五线城市,但线上资源依旧不能满足每一个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在 K12 市场里,有 1.7 亿学生,就有 1.7 亿种个性化教学的需求,但却没有 1.7 亿个优质师资的供给。

人工智能就是悉之看到的机会:AI 也许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教育形式,为每个人带来他所需要的、个性化的、优质的教育内容。“我们想做的,就是一个‘无论你想学什么 AI 都可以教’的产品,K12是我们的切入点。而最终,我希望有一天我能够用上自己这个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