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市场的业绩是小米过去一年赖以翻身的资本,这个高速发展中的市场成为小米持续深耕的重点。
IDC数据显示,早在去年三季度,小米超过三星一举夺得印度市场第一。今天,在印度举办的首届供应商投资峰会,小米宣布了一系列新动作。
首先,新开三家手机工厂;同时,小米在印度合作运营的一家移动电源工厂也将开启手机制造。至此,小米在印度的手机工厂达到六家。
小米自2015年开启印度本土生产,同年与富士康合作,开设第一家工厂;又分别于2017年设立第二家手机工厂和首家移动电源工厂。
小米的三家新工厂仍然与富士康合作,分别位于印度斯里市和安达拉邦的工业园,以及泰米尔纳德邦斯里佩鲁姆布杜尔镇的新工业园区中,园区总占地面积达到180英亩。现有工厂超过1万名雇员,其中百分之95以上是女性。另外,所有组装工作都由女性员工完成。
此外,小米还将与富士康合作,在印开设首个用于PCB板组装的表面贴装工厂。
PCB板组件是智能手机最重要的组件之一,占整部手机近一半的成本。小米计划在2018年第三季度,将电路板组件的本土生产的比例提升至接近百分之百。
除了小米自己的投资之外,小米还邀请超过50家全球智能手机零部件供应商参加本次峰会。小米向他们介绍印度制造业生态系统,希望帮助他们在印度建立生产设施。
根据IDC数据,小米2017年第四季度的市场份额已达26.8%。每季度小米在印度市场的手机出货量在千万级别。另据小米介绍,迄今为止,小米在印度销售的95%以上的手机都是印度本土生产。
因此,不难想象,小米及其供应链可以给当地制造业的发展带来巨大收益。
若受邀供应商全部在印设厂,这将成为印度电子制造业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投资。投资总额预计超过1500亿卢比(约25亿美元),并将带来5万个工作机会。
对小米而言,本地化生产有助于降低成本,从而在智能机市场上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考虑到印度此前提高电子产品的进口税,从海外进口的部分将不得不承担更多的成本,实际上也在倒逼手机厂商更多地考虑本地化生产。这样小米才能将“性价比”之路走到底。
不过,小米在印度市场并非没有隐忧。随着印度人口红利逐渐减弱,未来几年可能从增量市场过渡到存量市场。与此同时,手机市场也将从低端向中高端品牌分流,届时在中高端品牌相对乏力的小米,可能会又一次面临2016年在中国市场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