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了腾讯的钱之后,斗鱼上市的底气应该更足了。
3 月 8 日,斗鱼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腾讯一家投了 6.3 亿美元(约 40 亿人民币),斗鱼创始人陈少杰称,斗鱼将全力配合腾讯,深耕游戏直播领域,做好游戏与直播领域的战略协同。
业内人士告诉 36 氪,腾讯的这次投资,很可能是基石投资,来为斗鱼上市之后的表现背书。
基石投资就是投资者在 IPO 之前提前签订认购协议,以 IPO 的价格来认购一定数量的股票。但在认购时候,价格是未知的,并且基石投资者有六个月锁定期,期间不能出售股票。
今年会有不少直播平台上市,斗鱼之外,虎牙已经宣布启动上市,映客也传出赴港上市的消息。
直播是个烧钱的生意。带宽是固定成本,没法节约,主播签约费用尽管不会几十倍上百倍的增加,但他们如今的价格已经不菲。
如此林林总总的成本累加,直播公司想要扩大规模,就必须不断有外部资金支持。但在 2015 年和 2016 年资本的催动下,直播公司估值普遍太高,增长空间有限,在投资人看来,其前景也比不上正在兴起的短视频领域。
去二级市场寻求资金成了最好可能也是唯一的办法,但究竟直播公司应该值多少钱,这并不是一个容易确认的事情。
港股投资人更容易理解直播的业务逻辑,更了解其业务模式和商业潜力。事实上,欢聚时代 CEO 李学凌也曾在去年表示,虎牙将在 2018 年去香港上市。但想在港交所上市,公司需要在过去三个财年里实现 5000 万港币以上的盈利,而且最近一年的盈利不低于 2000 万港币,虎牙在过去几年,尽管营收增长,但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恐怕难以达到港股标准,只能选择美国。
2017 年 11 月,斗鱼宣布完成 D 轮融资时便同时宣布,公司已完全进入了盈利状态。强调业务良好,强调已经盈利,通常来说是已经在为上市做准备。不久后的 1 月,斗鱼 COO 程超便表示确实在筹备上市,而业内普遍认为,斗鱼会去港股。
在营收和利润上,斗鱼大概已经做好了上市的准备,但目前二级市场上,并没有可以作为参照的同类型公司。类型相近的 Twitch,被亚马逊收购时候数据并不弱于斗鱼或者虎牙,但收购价格不到 10 亿美元,这显然不是能让任何一方投资人满意的价格。
何况,直播平台的政策风险也会让一些人担忧。今年年初,斗鱼主播“五五开”便被央视点名,并在各大平台“消失”,政策的不确定性也加剧了投资的风险。
腾讯拿出的四十亿,则是一剂定心丸。
当初阅文在香港上市,当天市值几乎翻番,其中的一大原因便是腾讯的背景。如今腾讯又拿出 40 亿来给斗鱼背书,无疑能打消不少人的疑虑。
而在业务层面,腾讯也能给斗鱼充分的支持。游戏直播平台需要游戏,而如今火热的游戏,大多来自腾讯。在上市之前再次拿到腾讯的投资,意味着斗鱼无需为游戏资源而烦忧。
而借助自己的资金和资源,腾讯也终于绑定了斗鱼。
腾讯是斗鱼最重要的投资人之一,2016 年,直播平台正在烧钱厮杀,当年三月,斗鱼获得腾讯、红杉资本中国、南山资本的 1 亿美元融资,五个月后,凤凰投资与腾讯又领投 C 轮,融资金额为 15 亿人民币。
但斗鱼并非腾讯唯一押注的对象,腾讯还投资了龙珠直播等平台,自己也孵化了直播项目。而且,在直播趋冷的 2017 年,腾讯曾试图推动斗鱼和其他平台的合并,但被斗鱼方面拒绝。2017 年,直播平台融资困难,腾讯也选择了观望。
不过直播对腾讯业务来说也是有益的补充。游戏是腾讯营收主力,如今直播在游戏推广发行方面越来越重要,“吃鸡”便是依靠直播推动起来的,而未来的电竞等业务,也需要直播支持。
现在,直播平台已经进到头部割据的状态,腾讯也可以出手了。在斗鱼谋求上市的当口,腾讯以资金、资源和名望为其背书,可能也借此机会加强了自己对斗鱼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