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协作企业Worktile于2017年5月完成A+轮融资,投资方为宽带资本,宽带资本为2014年Worktile上一轮即A轮的资方。
团队协作是企业服务中发展较早的领域,通常认为该赛道第一梯队有Teambition、Worktile、Tower等。36氪对Worktile一直跟进报道:2015年发布4.0版本,开始启动商业化;过去两年,Worktile从免费转型到付费;之后于2017年上线5.0版本。
日前36氪得知,Worktile在2017年实现了营收同比增长600%。创始人兼CEO王涛回顾过去一年,他总结:“当Worktile按照SaaS的路径谋求商业发展,我们发现付费客户的诉求和免费客户是完全不同的,公司的运营方式、组织架构以及销售模型也是完全不同的。所以,Worktile做出的最有价值的决策,是以客户最小化场景为导向,重新梳理产品、市场、运营和销售。我们从只关注用户增长,转变为重点关注CAC、LTV、留存率、NPS以及MRR指标,并通过这些指标指导公司运营的节奏。”
以下是Worktile的最新情况:
36氪:Worktile的客户定位是怎样?客户团队规模通常在?
王涛:Worktile目前的核心客户仍然是中小客户为主,大客户在不断增长,未来定位将以中型客户为主发展主线,客户规模在30-3000人的公司。
36氪:客户的使用情况是全公司用还是某些团队用?哪些团队较多?哪些行业较多?
王涛:比例上,还是团队比例更高。不过,全公司使用是趋势,往往先从公司的某个团队开始延伸。其中,研发、产品、市场、人事团队和场景占比超过 75%;行业方面,互联网、传统制造、电商、教育、金融是使用最多的行业。
36氪:Worktile现在的收入状况怎样?
王涛:目前,团队业务已逐渐覆盖全国,共有20多万家用户,月流水约300万元,已实现盈利。
36氪:收入中,SaaS和私有化的比例是?
王涛:SAAS营收占比超过75%,私有化客户营收占比约 25%。
36氪:现在是怎么收费的?续约率怎样?
王涛:目前SAAS收费按照人数每人每年收费,分为三个不同的套餐,专业版299元每人每年,企业版499元每人每年,旗舰版699元每人每年。同时提供10人以下完全免费的版本。
续约率方面,核心客户(20人- 1000人规模客户)续约率在客户成功的努力下好转,核心客户续约率为74%,核心客户金额续约率89%。新客户中,在3-6个月发生增费的占到30%以上。
36氪:2017年营收同比增长600%,增长来自哪里?
王涛:主要的原因是两方面,1.产品层更适配中大客户的需求,客户规模、多产品定价套餐实现了客单价的提高;2.另一方面,销售团队、模式和经验经过一年的打磨,逐渐找到合适的路径,新客户实现了3倍以上增长。
36氪:现在Worktile团队多少人?大致结构配比怎样?
王涛:目前团队90人,研发40人、销售40人、市场运营支持和其他 10人,销售和技术1:1。
36氪:下一步产品方面的规划是?
王涛:新一年,产品方面将坚持服务30-3000人客户的定位,切实解决更大规模客户的需求瓶颈。产品也针对这个定位,在场景化、垂直化和业务深度上,实现更大力度的投入。
另一方面,Worktile将实现目前产品各个应用间的深度整合,例如OKR(目标管理)和任务之间在客户场景上有非常多的场景化需求是来自大客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