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ICO 狂潮席卷全球。无论这是暂时现象还是一场革命的开始,其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根据来自 Crypto Valley Association 和普华永道的最新报告显示,截至 2017 年 11 月底,这一年已诞生 430 个 ICO 项目,共募集到 46 亿美金。而在 2013 年,ICO 项目还仅有两个。
尽管 ICO 正在威胁传统的风险投资,但是,风投们仍争先恐后地为这些公司提供资金,哪怕他们除了白皮书之外,没有受到任何第三方审查。
报告显示,这些 ICO 发起人中有许多是由于国内监管不确定,而前往海外开展业务的美国企业家。目前,瑞士和新加坡成为 ICO 的重要中心。但各国都在研究这一趋势,新法规的出现可能会改变这种局面。
ICO (Initial Coin Offering) ,即首次公开代币发行或加密货币首次发行,是从数字货币及区块链行业衍生出的项目众筹概念,可被视为是介于传统风险投资和Kickstarter众筹投资模式之间的一种新型融资模式。
所谓 ICO 与股市里首次公开募股(IPO)相似,但在后者的操作中,投资者通常拥有公司股份。相较而言,ICO 售卖的代币附有发行方承诺的权利,但能否兑现、何时兑现谁也说不清,且不受法律保护。
发币的门槛很低。一个对技术一窍不通的人,使用以太坊,五分钟就可以发行自己的代币。很多 ICO 提出的是一些难以实现的应用场景,拿着还有错别字的白皮书,就能融到上亿美金。这些数字货币被成为“空气币”。甚至有专业公司开始提供“白皮书、发币、上交易所”一条龙服务。
在数字货币总市值达到五千亿美元时,以太坊创始人“V神”发推特质问,“But have we *earned* it?”每一个人都在思考,这一虚拟的“经济巨厦”,泡沫过后还能剩下多少价值?